机械网-哈电集团自主创新让哈电机独步世界
日前,哈电团体哈尔滨机电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机电)自主创新研制的世界上容量最大、直径最大、技术最早进的700兆瓦巨型全空冷水轮发机电组,正式移交3峡电厂运行管理。至此,哈机电为3峡右岸电站生产的4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伟章带领他的团队,以1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民族独立制造商的身份站在了世界水电之巅,挺起了民族工业的脊梁。
自主创新让哈机电独步世界
提起哈机电自主创新的话题,还要把时间追溯到10年前。研制3峡左岸电站机组时,哈机电还只能做分包商,虽然承当了合同60%的工作量,却只取得30%的合同额,眼睁睁地给国外企业当学生。但是,不伏输的哈机电人坚持自主创新显示了强者的风范,门路越走越宽。
10年以后,哈机电完成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逾越。哈机电的技术水平、产品水平不但实现了“争国内第1”,更在国际上到达了1流水平,以其先进的技术挺起了民族工业的脊梁。哈机电成功地创出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3峡模式”,自主开发的3峡右岸电站全空冷巨型水轮发机电组关键技术到达了国际领先水平。
攻克水轮机转轮高效稳定的世界性困难。据相关专家介绍,由于3峡电站运行水头变化大,3峡左岸机组转轮在运行进程中存在1个高部份负荷压力脉动带,在转轮的稳定性方面这是1个世界性困难。
为了攻克这个困难,哈机电组织了大批专家对右岸机组转轮研制展开攻坚战。在攻关小组负责人刘胜柱博士的带领下,科研人员前后实行了20多个方案,进行了100屡次实验,他们分析了比转数、单位转速、空化系数、不同导叶高度、不同泄水锥情势等对高部份负荷压力脉动的影响因素。用时2年时间,研制出了右岸转轮基础方案,其最优效力到达了94.5%。
为了使转轮性能进1步提高,科研人员对转轮进1步优化,终究研发出了新型L形叶片水轮机转轮,使模型最优效力到达了94.7%。这个世界上直径最大的10.42米转轮研发成功,顺利通过国内外投标商参加的在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同台对照实验,其良好的水力性能到达国际领先水平,成功解决了左岸机组存在特殊不稳定振动带的困难。该项转轮技术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并在第6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取得金奖。
首创巨型全空冷水轮发机电新时期。用空冷技术代替水冷技术是3峡右岸电站机组另外一个重大技术突破。与水冷技术相比,空冷技术具有运行经济、保护方便,而且安全性能好等诸多优点,但在巨型水轮发机电组中采取空冷技术是又1个世界性困难。
在此之前,哈机电制造的最大空冷机组为612兆伏安,要制造容量840兆伏安3峡机组,容量要提高30%以上,在世界上也是1次巨大的逾越。在700兆瓦级大型水轮发机电上采取全空冷技术的主要难点是能否使冷却均匀,不至于带来由冷却不均产生的机械变形。为此,研究人员分别对透风系统计算的精确度、透风冷却风量的验证、温度场计算的精度、发机电表面散热系数实验等困难展开攻关。
由于3峡水利工程的重要性,3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对透风模型的要求更高、更全面。通常情况下,在风沟风速的监测方面只要求进行1个切面的测点监测,而3峡公司为求实验结果更完善、更全面,要求进行不同位置两切面的风沟风速的监测。测点的增加,加大了检测技术的难度。同时,3峡公司对端部绕组的摹拟要求更高。
早在2004年8月,哈机电840兆伏安全空冷发机电初步设计方案得到3峡总公司及有关专家的认可;2004年12月透风模型实验数据通过了审查。经过攻关小组两年半的努力工作,2006年9月,通过了3峡总公司及有关专家对设计方案终究审查确认。2007年7月10日,由哈机电精心打造的3峡右岸首台国产全空冷840兆伏安水轮发机电组正式并网发电。
专家鉴定:该机组实现了空冷技术的重大突破,是我国水轮发机电制造技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首创了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全空冷水轮发机电运行的新时期肚子上白癜风可以治疗吗。3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杨清评价说:“这1技术最少领先国外3~5年,可以说是独步世界。”
具有多项世界级科技成果。哈机电1位权威人士告知记者,哈机电通过对绝缘系统设计制造技术的攻关,实现了3峡机组定子、转子绝缘材料的国产化,使得哈机电的绝缘技术在水轮发机电主绝缘体系、防晕结构、配套绝缘和绝缘处理技术、绝缘工艺等方面到达了世界1流水平,其中有些研究成果已利用到15.75~20千伏电压等级的大型水轮发机电上,在24千伏及27千伏等级的绝缘系统方面获得了多项世界级科技成果。
在辅机制造中,3峡右岸电站调速器的设计质量要求很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鉴戒,除具有1般调速器所具有的功能外,还增加了纯手动功能,设计难度相当大。为了使调速器产品全部满足合同要求,2006年3月,该公司在重庆石板电站进行了中间电站的真机实验,其实验结果得到3峡总公司及有关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国家支持让哈机电永居世界水电之巅
在采访中,专家告知记者,国家实行“用市场换技术、用重金买技术”的战略,为哈机电创造了与国际接轨的机遇,将本身技术开发能力向前推动了1大步,让世界刮目相看。
吴伟章兴奋地说,国务院3峡建设委员会的严格要求,是哈机电自主创新的动力。在3峡工程专家的严格要求下,哈机电坚持“精细进程,精品结果”的质量观念,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依照“从思想上找缘由、从管理上找漏洞、从工艺上找差距”的原则,自我提高,不断缩小与国外1流企业的差距,终究实现了打造3峡精品机组的目标。
当哈机电提供的3峡最后1台机组———23号机组顺利通过最大负荷试运行后,启动委员会肯定23号机组的安装和调试水平已到达了“精品机组”的要求,成为3峡电厂综合性能最好的机组。哈机电用实际行动兑现了“1台比1台好”的许诺额叶癫痫脑电图,实现了3峡右岸电站打造“精品机组”的目标。
3峡工程无疑为哈机电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尔后哈机电频频签订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定单。在溪洛渡、向家坝项目的国际招标中,哈机电取得了两个项目总计10台,44.27亿元的水电装备合同。创造了中国水电史上签约额最大、单机容量最大、设计制造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等多项纪录,书写了哈机电发展史上崭新的篇章。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哈机电签约的巨型水轮发机电组制造合同50多项。在不长的时间内,哈机电承接制造的机组容量之大、台数之多在世界水电建设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吴伟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历了风雨的历练,哈机电有信心1定能够肩负起中国水电发展的伟大历史重担。有能力百尺竿头,更进1步,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百万水机电组,再创世界水机电组研发制造的新纪录。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哈电团体自主创新让哈机电独步世界